[通化市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项目]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吉林]-[招商项目],内容来源于 [吉林省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以国家高新项目及其研究成果为核心驱动,集中人才和技术骨干,形成以技术带动产业、产业驱动技术、队伍实施目标、项目促进协同的产、学、研多位一体的产业园。重点引进先进装备产业龙头企业,延升产业链条,促进先进装备产业的创新与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包括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航空装备产业、卫星及应用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等。智能装备制造业是为工业生产体系和国民经济各行业直接提供技术设备的战略性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以自动化生产线、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等为代表的产业体系,产业规模日益增长。
本项目充分利用港务区的服务设施,打造涵盖先进装备产业、高端装备业、智能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功能为一体的产业园区,建设集研发、生产加工、仓储、物流为一体的现代化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孵化基地。
1.1.2市场前景
(1)国际市场供需情况及预测
2017-2021年全球先进装备制造业产能整体呈增长趋势,据统计,截至2021年主导产业产值达19万亿元,同比有大幅增长。高端装备制造业中,智能制造发展迅速,2021年全球智能制造市场规模为2,447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快速增长至3,84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2.38%。目前,全球智能制造行业第一大技术来源国是中国,截至2022年6月15日,中国智能制造相关专利数量为74912项,占全球智能制造专利数量的74%。智能制造产业链涉及的主要细分行业包括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数控机床、工业物联网、工业软件等,近两年产业规模实现快速增长。从趋势上看,2014年前,中国与其余各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专利申请量相差无几,但自2015年起,中国相关专利的申请数量快速增长。总体来看,全球智能制造行业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
图表1 2021-2025年全球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预测情况(规模:亿美元)
全球制造业占比中,中国长达12年蝉联全球制造业增加值最大的国家。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31.4万亿元。按照全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结算,折合美元是4.87万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其次是美国。2021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是2.38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名。2020年,日本制造业增加值达到1.05万亿美元,不过到2021年有所下跌,仅有0.98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三。
图表2 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规模:万亿美元)
从全球供给结构来看,45个国家级集群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13个、高端装备领域13个、新材料领域7个、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领域5个、消费品领域4个、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3个,覆盖制造强国建设重点领域,成为引领带动重点行业和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充分保证和利用技术优势,全球各国家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不断研发新产品,努力重振制造业。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更好发展以智能制造业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加快产业转移步伐,未来前景广阔。
(2)国内市场供需情况及预测
从供给端来看,企业对于智能制造装备需求日益增强,智能制造装备的生产商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国产替代正在有序进行,部分核心零部件实现自研自产,市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2022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达到2.68万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2.97万亿元。
图表3 2017年-2023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制造市场规模统计及预测
从供给结构来看,我国高端制造装备的发展深度和广度日益提升。目前,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中,轨交设备、锂电池制造设备、航空航天设备、工业激光设备等四大子领域已具备国际竞争力。智能装备制造业是为工业生产体系和国民经济各行业直接提供技术设备的战略性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以自动化生产线、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等为代表的产业体系,产业规模日益增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化,智能装备产业基础更加夯实,如5G、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量子技术等。前沿技术正在形成多技术群相互支撑、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科技发展呈现多元深度融合特征,制造业呈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对先进制造、信息化和智能技术创新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给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奠定了夯实基础。
从需求端来看,中国已然成为先进装备需求大国。据资料显示,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518.46亿元,2022年市场规模约为553.02亿元,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机器换人”带来工业机器人销量逐年新增,预计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01.41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细分行业均在疫情下逆势增长。2019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估算约12.9万亿元,2021年销售收入达到17.1万亿元,2022年销售收入达到21.3万亿元,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8.68%,预测2023年将达到25.3亿元。本项目建造先进制造装备产业园能更好满足我国对高端智能装备的需求,带动通化地方经济发展,有利于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对当地企业发展有促进作用。
从需求结构来看,新兴产业需求旺盛,智能制造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应用广泛。在全球碳排量限值要求提升的背景下,全球主要国家加大或延长新能源汽车补贴,欧洲碳排放政策力度加大,再加上消费者对电动车接受度提升,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国内新能源汽车走在全球市场前列,锂电设备应用生产线需求增长。新兴应用领域快速发展,为智能装备行业开辟新的发展空间,随着储能、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以及AGV等新兴锂电应用市场迅速崛起,其对锂电池的市场需求正在迅速起量。综上,我国供需两端都有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智能装备的发展基础好、产业配套好,本项目发展潜力大。
图表4 2018年-2023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销售收入统计及预测
(3)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产业配套日益成熟,为行业带来巨大机遇
从中国所处的阶段来看,中国制造业面临大而不强、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等问题,以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重要特征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多领域技术交叉融合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深刻变革。高性能新材料的应用为高端装备制造带来了更多的应用空间和可能性。另外,科创板也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列为重点支持产业之一,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强大的资本支持,助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又快又好发展。研究表明,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应用先进技术进行智能制造后,效率可提升约20%,而成本与能耗可分别下降20%和10%。运营效率的提升助力我国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速迈进。目前在我国制造业中数字化普及率已达70%以上,重点领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高达55.3%,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高达74.7%。
从配套基础设施来看,近几年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交通、水电气等配套日益成熟,对计算机、自动化等方面的人才培育也加快,给本项目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1.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关于加快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意见》中指出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装备、新能源装备、汽车制造、航空制造、卫星及应用等,重点支持重大成套装备、通用和专用设备及核心部件、基础零部件和原材料的研发制造及应用,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的先进装备制造企业,促进先进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动装备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通化市为吸引企业投资,规定可给予最高不超过土地挂牌价70%的基础设施建设补助;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0%固定资产投资补助;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和增值税本级地方留成部分的100%税收贡献奖励。重大工业项目,可给予重资产建设支持。对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首次取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资格的企业最高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最高给予50%(总额不超过100万元)科技贷款贴息支持。
2021年12月,工信部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针对感知、控制、决策、执行等环节的短板弱项,加强用产学研联合创新,突破一批“卡脖子”基础零部件和装置。
2023年3月,国家发改委同意设立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着力提升产业承接能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开放合作,有力有效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在承接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将示范区建设成为东北地区特色制造基地、绿色低碳转型先行区、区域合作发展新高地和全国重要的农特产品加工基地。示范区范围包括四平、辽源、通化三市。本项目为示范区七大承接产业中的装备制造产业项目。
吉林省将成立省级层面支持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推进机构,协调相关省直部门加强对示范区的指导服务,建立健全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围绕营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完善涉企收费清单制度,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企业服务机制。
(2)资源优势
通化市自然资源丰富。一是河流资源丰富。通化市有大小河流千余条(包括梅河口市),分归鸭绿江、松花江水系。最大河流有鸭绿江、浑江辉发河3条河流。二是森林资源丰富。通化市是吉林省重点林区,国家一级森林火险区。林业用地面积97.89万公顷,有林地面积87.85万公顷,活力木蓄积9,0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67.3%,湿地总面积11.62万公顷,占全市幅员总面积7.4%。三是药物资源丰富。通化的药物资源共有252科、596属、1,133种,总蕴藏量为20万吨,是我国“五大天然药库”之一。四是矿产资源。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85种,亚矿96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60种,列入吉林省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的矿产58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36种。五是土地资源。全市(不含梅河口市)幅员面积13,432.6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745.85平方公里,占全市的5.55%。
(3)产业优势
通化国际内陆港区形成了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为主,以特种钢材、机械制造等为支撑的装备制造体系,在政策红利下,随着研发投入加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逐步完成核心产业链环境,从进口依赖转为国产替代。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行业智能化、集成化和数字化,对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深刻营销,也进一步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将重塑高端装备制造发展模式,为行业快速发展、快速突破提供了更多可能。
(4)区位优势
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以下简称港务区)于2016年7月1日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港务区距离通化市主城区18公里,距通化机场30公里,距集安边境经济合作区82公里,距丹东港249公里。是吉林省距离国内港口最近的城市,是通化市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奋力开创新时代通化绿色转型、全面振兴新局面重点建设平台;也是吉林省委省政府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对接环渤海经济圈,实施吉林向南开放战略,打造向南开放窗口的核心平台。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136,508㎡,总建筑面积161,948.18㎡,计划分两个地块建设。地块一主要建设标准化厂房6座,综合楼2座,建设道路及停车场硬化21,448.08㎡,绿化10,909.50㎡,同时配套其他附属设施建设;地块二主要建设标准化厂6座,综合楼2座,建设道路及停车场硬化19,605.36平方米,绿化9,566.70平方米,同时配套其他附属设施建设。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8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2,000万元。
1.3.2资金筹措
本项目拟申专项债券资金64,000万元,占比80%,其余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9,400万元,年利润3,505万元,投资回收期14.4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7.82%。
1.4.2 社会评价
项目建成后,将有得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将推进通化市实现由规模增长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向依托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将在推进整个东北地区产业纵向分工的细化、深化和专业化过程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将提高区域制造业水平,补齐区域先进装备制造短板,构建港务区产业高引力场。此外,此项目可提供众多就业岗位,带动本地就业,为地方社会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也为通化市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技术、设备,其他方式可面谈。
1.7项目建设地点
拟建厂址位于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二密村。
1.8项目进展情况
2024年12月项目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产业园入驻企业正在招商中。
2.合作方简介
2.1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管委会
地址: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二密村
2.2单位概况
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以下简称港务区)是全省建设向南开放窗口的核心平台。港务区以“补短板、填空白、差异化”为发展思路,围绕进出口加工业和服务业两大主导产业,计划建设集保税加工、现代物流、产业合作、科技创新于一体的开放合作区,实现与环渤海、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吉林向南开放的新通道、新平台、新窗口,成为通化开放发展的新引擎、吉林省国际物流的新枢纽、东北东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新支点。
港务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控制区面积79.65平方公里,实际控制区面积50.63平方公里,辖陆港街道办事处(二密村、庙东村、德胜村、大连川村、北甸子村、西岔村6个行政村)和柳南乡(西腰沟村、通沟村、吕家村、辛家村、马鹿村、六合村、柞木村7个行政村),幅员面积266.96平方公里,10,405户,总人口2.8万人。港务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分别为通化市委和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下设办公室、经济发展局、规划建设局、社会事务管理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综合执法局)、投资促进局、财政审计局等7个内设机构。
2.3联系方式
2.3.1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管委会
联 系 人:袁洋
电话:+86-15104355777
邮箱:114809770@qq.com
2.3.2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通化市商务局
联 系 人:王良臣
电话:+86-435-3199017
邮箱:thsswjtck@126.com